現澆梁預應力孔道壓漿料張拉![]() 現澆梁預應力張拉 2018-03-21 預應力孔道壓漿料、灌漿料廠家--武漢磊固實業有限公司 預應力張拉 在工程結構構件承受外荷載之前,對受拉模塊中的鋼絞線,施加預壓應力,提高構件的抗彎能力和剛度,推遲裂出現的時間,增加構件的耐久性。 施工前 檢查梁體灌漿料表面質量,有輕微缺陷允許在預施應力孔道壓漿料后進行修補處理理(如非應力部位的缺陷或面汽包),陷嚴重者不得進行此道工序操作。 梁體強度和彈性模量是否已達設計要求: 千斤頂和油壓表在校正期內,無異?,F狀鋪具按規定檢驗合格,不得沾有污物。 檢查使用的預應力鋼絞線是否準確,外露部位不得有損傷、扭結。 當梁體張拉于底部,支撐面不垂直密貼時,應在梁端部設支撐木,以保證操作時梁體穩定。 清除梁體張拉端錨墊板上雜物,以保證錨具與錨墊板的密貼。 在兩端鋼線上按序號裝上錨板,鋼絞線不得交錯扭轉,再將夾片按順序套在鋼絞線上,用20的鋼管將夾片輕輕打入錨板孔內(要求所有夾片基本整齊一致),再安裝限位板。把鋼絞線東穿入千斤頂,鋪具中心要與孔道中心對準,調整干斤頂位置,使千斤頂與孔道、錨板位于同一軸線上,使千斤頂與限位板、錨板接蝕密貼后,在干斤頂端用工具錨將鋼絞線臨時固定預施應力張拉 施工過程 此橋梁張拉采用一次性張拉,張拉時應在梁體灌漿料同條件養護試塊的抗壓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95%(53MIPa)后進行,單性模量達到35.5GPa時,且齡期不少于7天三者同時滿足后方可進行張拉,預施應力采用兩端同步張拉,并左右對稱進行,最大不平衡東不應超過一束。預施應力采用雙控措施,以油表讀數控制為主,伸長值為輔,張拉過程中應保持兩端的伸長量基本一致。 在首孔梁張拉前應測定下列數據:錨具的錨口、喇叭口摩阻、錨具回縮量;管道摩阻。 工藝過程為:清理錨墊板→安裝工作錨環及夾片→安裝限位器→檢查錨具、千斤頂、孔道三者軸心是否同心→子預施應力。 注:預應力張拉需要嚴格控制預應力銅絞線接口“三對應”:試驗彈模與伸長量計算對應; 鋼紋線線徑與限位板槽深對應前批剩余鋼紋線穿入管道編號技術指定與實際操作對應 張拉前必須有主管工程技術員的油表讀數通知單,并經簽字認可??v向鋼絞線張拉程序為: 橫向預應力鋪下控制應力1264.8MPa,伸長值為71.9mm;豎向預應力鋪下控制應力為698MPa 伸長值為0.00349L。(L為精軋螺鈫鋼長度) 預應力張拉以油表讀數為主,伸長值進行校核。當伸長值超過±6%時,應停止張拉待查明原因 后方可繼續張拉??v向鋼絞線張拉伸長量按下式計算 理論伸長值計算公式:△L=Pp×L/(Ap×Ep) 其中:Pp=P[(1+e-(KL+μθ))/2] 式中: Pp—預應力壓漿料的平均張拉力,取張拉端的拉力與計算截面處扣除孔道摩擦損失后的拉力的平均值; P1—預應力壓漿料張拉端的張拉力 P2—預應力筋張拉端的張拉力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對摩擦的影響系數取0.0015; θ—從張拉端至跨中曲線孔道部分切線的夾角之和(單位弧度); μ—預應力壓漿料與孔道壁的摩擦系數取0.20-0.25; L—從張拉端至計算截面的孔道長度; Ap—預應力壓漿料的截面積取139(mm2); Ep —預應力筋的彈性模量,取值1.95×105MPa 張拉時,兩端同時對主缸送油至應力的10%,量出伸長量計為L同時觀察各根鋼絞線的松緊度,并隨時調整,務求各根鋼絞線松緊度一致,以使其受力均勻。隨后將兩端同時對干斤頂主缸送油,加載至鋼較線的20%應力。兩端千斤頂送油油至后,停止進油,用尺子量出伸長量,計為L2,兩端端同步張拉到控制噸位,穩定進油量持荷5min以減少鋼紋線松弛損失,并量取大缸伸長值L3。鋼絞線實際伸長值按下式計算: 梁體采用兩端同時均勻送油加荷教,張拉到錨下控制應力持荷5min后,分別測量兩端的鋼絞線伸長值,檢查伸長量之總總.和及其偏差,是在否在規范的±6%以內。然后持荷5min,在持荷狀態下,如發現油壓下降,立即即補至規定油壓,認真檢查有無滑絲、斷絲現象張拉過程中,預施應文,讓好友也看到x預應力鋼較線伸長作校核的雙控法。如鋼絞線伸在張拉過程中,預施應力以油表讀數為主,以預應力鋼絞線伸長作校核的雙控法。如如鋼絞線伸長值偏差超過規定范圍,查明原因后重新張拉。 持荷5min并維持油壓表讀數不變后,檢查伸長量,用記號筆做好鋼絞線、夾片回縮記號,即即可進行錨固。整個張拉工序完成,將在錨板口處的鋼絞線束用記號筆倣上記號,以供張拉后對鋼絞線錨固的質量情況的觀察。 油泵用油采用機械油,根據氣候分別采用20#(夏天)和10#(冬天),但油中不得含有水、酸類及其他雜質。事先對油箱、泵體、管路等清除干凈,冬季溫度較低時(低于10℃)必須對油加溫。灌油時嚴格過濾。使用時油溫不得超過60℃。鋼絞線束張拉質量要求5鋼絞線束張拉質量要求鋼紋線伸長值(兩端之和),不得超過計算值的±6%??v向鋼較線回縮量每端不得大于6mm。每片梁的滑、斷絲不得超過鋼絞線總數的0.5%(即即不超過1束),且一束內斷絲不得超過1根。 因處理滑、斷絲而引起鋼絞線束重復張拉時,同一東鋼絞線張拉次數不得超過3次。若鋼線與錨具因滑絲而留有明顯刻痕時,須更換鋼絞線、夾片。 張拉過程中有以下情況之一者,需換鋼絞線(或夾片)重新張拉。 1. 張拉時發現初張拉的錨具當中夾片斷裂者; 2. 鋪具內夾片錯牙在2mm以上者; 3. 描描具裂紋損壞者; 4. 切割鋼絞線或者壓漿時發現又發生滑絲者。 5. 箱梁終張拉應對稱進行,最大不平衡東不超過1束。 限位板槽深必須根據鋼絞線實測面積按以下方法進行調整:直徑15.2mm的鋼絞線對應的限位板槽深為6.8mm,鋼絞線直徑每增大或減小0.1mm,限位板槽深要相應增加或減小小0.4mm 武漢灌漿料,武漢壓漿料
|